11月4日,正方交建安徽宣城市宣港路工程冷再生试验段圆满结束!众所周知,沥青混合料是公路施工与养护作业中最主要的消耗材料。传统的路面大修工程方案,一般是先挖除原有旧路的沥青面层,将挖起的大量可再生利用的筑路材料作为废料,集中弃运。这些沥青道路废料带有污染性,直接丢弃不仅占用土地,更浪费了可再生使用的材料、增加了运输成本,且最主要的是污染了环境(运输中会造成污染,后期处理中也会造成污染)。而冷再生技术很好地解决了这些问题,它在常温下使用冷再生专用机械连续完成铣刨和破碎,包括面层和部分基层在内的旧路面结构层,过程中添加再生材料,并同时进行拌和、摊铺、碾压等作业,重新形成具有一定承载能力结构层的一种工艺。
由正方交建公司承建的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宣港路大中修工程,位于宣城市境内,是宣州区连接港口通往宁国的交通要道,也是宣城主要交通运输线之一,它承担着宣州区通往港口、宁国等县市商品、物资、生产资料及旅客的运输任务,是宣城市公路骨架网中一条重要连接公路,也是宣城市的重要县道之一 ,该路施工技术标准为一级公路,沥青混凝土路面面宽9米,土路肩宽1.5米,路基宽12米。本次改造路段起点位于响山路终点与环城大道交叉口(K0—K22.525)。 由于该工程社会影响大关注度高,工期又十分紧张(年前两个月必须完成8公里改造),以傅强为首的项目部决定使用高效、环保的就地冷再生技术。但由于宣州区首次使用就地冷再生技术,业主领导非常重视。从11月初进场后,到11月15日已完成就地冷再生4公里,高效、有序,保质保量的作风得到了业主的一致认可。(胡伟聪、周溢博)
在此,普及一下与传统的施工方法相比下,就地冷再生施工的特点:
1、工序简单。由于原有旧路面的材料全部被就地利用,省略了挖掘、外运、厂内加工及回填等一系列工作,使得施工工序简化。
2、缩短工期。冷再生工序简单,效率高,几乎不受天气影响,避免了正常工序中的开挖、外运,重新摊铺基层等各个环节,因而大幅度缩短了工期。在公路的改建过程中,路基部分基本上已经沉降稳定。冷再生技术是利用旧路面生成基层(或者底基层),不涉及底基层以下部分。一般底基层以下部分的施工时间占施工总工期的一半还要多,就大大的缩短了工期。
3、 保证质量。冷再生基层为连续拌合,水和其他液态添加剂通过通过微机控制,经一系列喷嘴在整个转子宽度内均匀撒布,保证了旧路材料与新骨料和添加剂的拌合均匀性,同时保证了整个基层厚度的一致性,几乎不存在薄弱环节。
4、可以不中断交通。由于就地冷再生工序简单,投入现场的施工设施很少,对交通干扰反应不敏感,故此在交通量不太大的情况下,可以半幅通车,半幅施工。
5、 施工安全。由于冷再生可以半幅施工,整个工作面在一个半幅内,容易保证施工安全。
6、不损坏路基。与采用传统施工机械修复道路相比,冷再生施工很少损坏路基。因为维特根冷再生机的高附着力轮胎在暴露的路基上只通过一次。而采用传统的机械施工时,路基将承受频繁的高应力载荷,往往导致“局部隆起”现象,必要时需要采用挖掘机和回填作业进行处理。
7、 提高道路等级。冷再生加入新的骨料和胶粘剂,其无侧限抗压强度、水稳定性等指标均优于普通的石灰土和二灰土,该方法强化了基础的承载能力,从根本上保证了道路等级的提高,这一点对于低等级道路的改造尤为重要。
8、 成本较低。与传统的施工方法相比,由于旧的道路材料得以全部利用,比起新铺基层,冷再生只需要加入部分骨料和添加剂生成基层。就节省了原料,降低了施工成本。
9、生产效率高。就地冷再生是在自然条件下进行的,除了个别严重的坑槽需要简单的预处理外,其余路面均不需要任何处理。再加之一次性通过的施工特点,充分地利用了作业时间,因此大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,经过我们的实地测定,一台维特根再生机,在组织合理的情况下,每天可以再生路面5000m2以上。
10、保护环境和资源。因为旧料全部被就地利用,减少了对使用材料的开采,有效节约了资源,同时也减少了对材料开采地区的生态环境的破坏,并且节省了材料从开采至材料到达工地过程中,一系列人力、物力、财力的消耗。并且从根本上解决了废旧材料收集、运输和废料随意弃放的问题和废料占用土地问题,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破坏和对资源的占用。施工过程没有粉尘和废气的污染,节约了资源,保护了环境,因此被人们称之为绿色施工技术。
